当前位置: 程力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5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题目: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作者所在专业和班级:09 经济学 作者:段晓霞 2009150116,刘艳丽 2009150133

  覃苏珍 2009150120,祁子园 2009150148 付小华 2009150104,毛立婉 2009150108

  指导教师:廖晶晶 完成时间:2012-5-6

  内容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 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成功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 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对经济影响;城乡 收入。

  前言部分:

  (一)定义争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五花八门,百家争鸣,这说明该课题

  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有待深入研究。可是,除非能够定量地确认边界,否则我们

  只能采取统一的定义。目前,经济学界倾向于一种定义:用边际劳动力产出(MPL)

  等于零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边界。

  (二)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非常的不合理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矛

  盾严重。

  (三)影响原因

  1.影响我过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 加快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预期收入差距(李荐、张广文,2010)。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第一

  位因素是地区间人均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位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户数(2002)。

  3.人力资本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4.政策及其他因素。

  (四)特征

  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特征,并且大都流向城市的非

  正规部门,区域上主要是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2.从存量来看剩余劳动力,待转移数量庞大。

  3.从城乡收入差距看,转移潜力巨大

  正文部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背景: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 状态,农村及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

  2004 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 61.57%,比 2000 年下降 6.81%;工业就业 10.94%,比 2000 年提高 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 5.44%,比 1999 年 提高 1.79%。2004 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 10260 万人,比上年增长约 440 万人,1998~2004 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 380 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 4%。预计今 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 400 万~500 万人,增长 4%-5%。当前,农村劳 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 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趋势明显。

  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的分析 在 2003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随后,这一现象 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 年,我们看到了“返乡潮”,2010 年年初,我们又 经历“技工荒”,“招工难”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李梦、黄敬宝认为“我 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转折点将在‘十一五’ 期间出现”,他们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 或是本地打工,还有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 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 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李梦、黄敬宝,2010)。Knight(2007)在 WIDER vorkshop 的论文中从收入的角度也提出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已经到了 劳动力稀缺阶段。尽管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相当迅速 的,但是整体依然落后于人均 GDP 的增长(8.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学者对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

   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其中,对农村

  劳动力转移研究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是经济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①,刘易斯(Lew isWA)创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FeW、拉尼斯

  (Ran is G)和乔根森(Jorgenson D)对二元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托达

  罗(TodaroMP)又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完善了二元经济配置的理

  论。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蔡昉

  (2005)通过研究认为迁移或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甚至可能

  扩大这种差距。劳动力流动扩大与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理论上同步关系的需要四个

  条件,即:劳动力转移必须反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必须以接

  受地的拉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

  均等趋于均等;迁移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

  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是一种减少收入

  差距的机制,但他们也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的过快发展速度,目前

  的迁移规模不足以缩小收入差距(蔡昉,2009)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各类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对 策 建 议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 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

  其次是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 形成的,至今还在起着束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 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和完善。大 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大城市的积聚效应可能 会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只有实现了城乡劳动力 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才能降低劳动力的流转成本,克服自发性、盲目性,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再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到 21 世纪中叶 实现城镇化之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在目前基础上净增加 7-8 亿。其中不足

   2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80%以上将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未来 10-20 年内估计这种异地城镇化进程仍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最后是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 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 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预测

  而观之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

  “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农民工身份和权益的歧视,以及受劳 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培训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它并不能掩盖中国目前的二元 经济结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这一特征。可以预测,在今后相当 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这一现象仍将继续存在。

  总结部分:

  一、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推动工业化入手,因为工业化是经济 现代化的主体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二、"民工潮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充分肯定,积极引导;三、不宜 在长时期内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转移模式,而应 将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实行"离土不离乡' 的异地转移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同时对原有的就地转移进 行改造,鼓励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四、要将改革土地 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劳动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条 件;五、将推进农业产业化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城镇化作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同时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协调推进。

  我们自身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关于我国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课 题 研 究 , 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 存的挖掘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和特征,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 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途径,通过国内远近状况比较,预测了未 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农业是中国的一项大型产业,我们需通过各方 的努力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南昌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

   [2]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年

  [3] 蔡昉.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 [J].《中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10 期 [5] 张樨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初探——结合中国实际对刘易斯模型的新

  探索[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6 期 [6] 刘春岭. 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年

  [7]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 [J].《经济学动态》 2009 年,第 8 期

  [8] 李荐.张广文,从托达罗模型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解决方案 [J]. 商业经济 2010 年,第九期

  [9] 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一版 [10]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 学报 2002 年,第 2 期 [11] 李梦.黄敬宝.刘易斯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消费导刊 2010 年,第 3 期 [12] 钟德友. 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年, 第4期

  [13] 边保全 农业经济 2010 年 [14]李慧勇,孟祥娟.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改变企业利润格局——劳动力成本与通胀、企 业利润的比较研究[Z].2010 年

  

  

篇二: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的文献综述

  【摘要】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本文结合 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中国复杂的国情变化,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 移的因素进行多角度有特色地进行归纳,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地 定性评价。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收入 行政 综述

  Abstract: Labor transfer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China's complex national situ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has drown the characteristic conclusions from the factors that are affecting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China , and then evaluated the reasons simply and qualitativly。

  Keywords: labor transfer income administration policies literature review

  中国的劳动力转移也是逐步形成的,实行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改革、人民公 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等体制解体后,打破了原有的劳动力结构模式,出现了劳动力 初步转移的现象,起初劳动力转移主要是被乡镇企业吸纳,转移数量少,范围小,影 响面也不大,逐渐随着经济增长,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促使农业人口剩余的与日俱 增;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大量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又需要 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就形成了大量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们关于劳 动力转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的总结,根据中国的国情特征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于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与评价:

   一、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促使劳动力转移 当然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究其根本原因,国外一些学 者认为是各部门经济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乔根森( D。

  Jorgenson,1961)[1] 认为, 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经济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带来粮食的增长, 如果粮食 的供给充裕, 则人口的增长将会达到一个生理上的上限。当粮食的生产超过这个上 限时, 就出现了农业剩余, 这时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转移。刘易斯(Lewis,1954) [2]在 1954 年曾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本质上也是支持着前面的观点,特点是 明确地指出了,生产率对劳动转移的影响作用。

  它认为一端是存在大量边际生产率 近于零的劳动力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 因此出现农业向工业转移的现象。费景汉和拉尼斯(Fei and Ranis,1961)[3]他 们对刘易斯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更加细化一点,他们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包 括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大于零小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样两部分。因此,二元经济结构 转换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二 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不变工资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称其为“短缺点”。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称为“商业化 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转移的现象 来分析,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除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还向第三产业转移, 并且比例还在逐渐上升。所以二元结构理论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我国国情来说, 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但是其根本原理还是具有本质的类似性的。

   二、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转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

  移;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

  布将减少,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分布将增加.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

  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反之, 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劳 动力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小,这就是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4]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 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新的理解与认识。托达罗( M. Todaro,1969)[5] 认为农村劳动力之所以会向城市转移的原因,是因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预期收入存 在极大差异.只要城市预期收入比农村大,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而哈里斯 ( R。

  Ariss,1970)[6]拓展了托达罗观点,假设城市就业工资率是既定外生变量, 城乡劳动力市场结算工资取决于市场供需,农民转移与否完全是个人理性决策的结 果。当然无独有偶,舒尔茨( W。

  Schults, 1964)[7] 也认为农民在面对成本、 收益和风险时是最理性的,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重要途径。沙 斯特德( Sjaastad,1962)[8] 发表的《劳动力迁移的成本与收益》经典论文,阐述了 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与收益,开创劳动力转移的新古典主义方法的研究范式.将经 济学中供给与需求关系引入研究。假定转移没有任何障碍,劳动市场信息充分,当事 人会进行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选择活动,进而构建个人理性决策的微观劳动力转移 模型。蔡昉(1996)[9]研究了本地农村人均收入与全国农村人均收入的比率对于劳 动力迁移的影响,发现这一比例的增加可以减少劳动力迁移.童玉芬(2010)[10]曾指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异地转移,同时就地转移劳 动力呈波动上升趋势。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看法不同,李明桥等(2009)[11]就通过建立进城务工、在乡务 农(务工)净收益及其储蓄模型解释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钟摆现象",说明劳

   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不仅仅与收入是相关的。总之,以上这些学者是从一个理性经 济人的角度,根据市场供需,成本与收益等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而且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收入不是唯一促 使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笔者认为也是比 较符合实际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的进步,也许上面这些因素的重 要性可能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三、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指宏观政策,在我国主要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户籍制度 等。它对劳动力转移来说一把双刃剑(既是动力又是阻力),W ang 和 Zuo 早在 1989 年做过研究,一方面,促进劳动力转移( 蔡昉、王德文, 2003)[12]就中国的实际情 况而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导致的 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 而(蔡昉,1995)[13]改革开放以来扩大了的 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则为这种转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另一方面,阻碍劳动力转移, 这方面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一是王美艳( 2005)[14] 通过计量研究发现, 外来劳动 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每小时工资差异的 43%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它歧视所导 致.户籍制度及相关分配制度的差异反映在: 户籍身份的不同,劳动力市场准入的不 同, 较好工作岗位、住房、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的获得等方面的歧视(W ang 和 Zuo, 1999)[15],还有李勋来、李国平(2005)[16]他们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

   "的视角构建了计量模型,他们的分析表明,制度因素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 因素之一.;二是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且土地 使用权无法自由流动, 其离开农村放弃土地所导致的损失大致等于未来农业收入流 的折现.因此, 农民会将家庭劳动力一部分用于家庭农业,另一部分用于非农业活动 以获取更高的收入( Yang, 1997;

  Yang 和 Zhou, 1999; Kuhg,2002)[17][18] [19]。Roze lle 等(1999)[20]利用一个多元回归模型, 将存在于农村的制度障碍(公 粮、社会保障、自由租赁土地和非正规的信用市场) 作为解释变量之一, 发现公粮 的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土地租赁市场和非正规信用市场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正面影响。宏观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 大的促进作用的。至少,在当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对人力资 源进行调配,还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宏观政策的指挥棒的作用,还是比较有效的。

  但是,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宏观政策的应用一定 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而做出适当地调整,才能更好地 指导经济地增长,解决社会问题.

  四、劳动力自身因素 斯塔克( O。

  Stark, 1991)[21] 提出过“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认为迁移的动机不仅来自于城乡两地的收入差 距, 而且也来自于其他一些个人和家庭的因素。将迁移视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群体 (例如家庭和家族)的决策。个人参与迁移的目的, 一方面在于增加家庭收入, 另 一方面在于降低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 即家庭成员个人的迁移可以被视为家

   庭为应付收入的不稳定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下面笔者就从劳动力的几个主 要的自身因素来分析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情况。

  (1)教育因素.赵耀辉(1997)[22]蔡昉等(2000)[23]认为:迁移的净收益 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但是,文化程度对外出的影响很小,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相 比,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并没有很强的动机想到城市就业.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 度者, 一般已经占据了较好的农村就业岗位,因而迁移动机较弱。当然他们对学历 的层次的分析还是不够全面的.如果把劳动力按照初级(高中以下)、中级(高中及 大专)和高级技能(本科及以上)来划分的话,初级、中级技能的劳动力迁移动机较 弱,但是高级技能的劳动力是较强的。关于教育对于劳动力迁移的作用,Zhao (1999a,)[24]发现,正规教育对于劳动力迁移决策只有很小的影响,但教育对于个人 从农业就业转到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are(1999)[25]也发现,正规教育 对劳动力迁移概率没有影响;

  (2)年龄、性别及婚姻因素。赵耀辉(1997)认为,年龄、性别差异和婚姻在 农村非农产业和外出就业选择中有显著影响。年轻人转移意愿强烈,年龄较大者则 相反。严善平(2004)[26]运用 Rogers 人口迁移模型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女性 在地区之间流动的发生年龄比男性早,但持续发生的年龄段却比男性短得多,同时 (钟钰,蓝海涛.2009)[27]中国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欠发 达的中西部地区,而且,农村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和女性比例增加趋势,而且年幼子 女随父母迁移的现象不明显,我国前劳力对迁移率的贡献比其它国家小得多。

  Hare(1999)发现,人均生产性资本对劳动力迁移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人均生 产性资本增加基于宏观视角的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使迁移持续时

   间增加。关于年龄与劳动力迁移概率的关系,Hare(1999)发现,16~25 岁和 26~35 岁两个年龄段的人最有可能迁移;Zhao(1999a)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迁移概率随 年龄增长而递减,因为年龄大的人迁移时产生的心理成本较大。

  有的学者也指出了同样是人口因素,有的是正向影响,有的是负向影响。例如 Zhu(2002)[28]发现,教育仅对男性迁移有正向影响,但对女性没有影响。人口因 素对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来说,不是单向的,而是复杂的。

  五、心理因素 早期的行为学派沃泊特( Wolpert,1965) 提出的“地方效用”,就是一个主观 评价的概念,个人对某个地方的满意程度,通常愿意向地方效用高的区域迁移。(胡 枫,2007)[29]曾在文献中指出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血缘、 人缘、地缘”向外转移, 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是因为在输入地 形成的移民网络能够减少寻找工作的信息成本、心理成本以及失业的可能性, 对于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Rozelle 等,1999) 蔡( 1997)[30] 在一 项对济南市民工的调查中发现, 被调查民工中有 75%以上是通过老乡或亲戚帮助 找到进城后第一份工作的。其它的研究文献也有类似的结论。

  六、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的一些因素以外,在中国引起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程名 望(2006)[31]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递归方法和推拉理论所建立的模型表明,城镇拉力

   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并用经验数据验证了该结论。程名望、史清华(2007) [32]基于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 年以来中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 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城市服务业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而刘志 忠等(2007)[33]运用 1996~2004 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民营非农业部 门的出口贸易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农业劳 动力转移问题与西方并不一样,学者们早已意识到,简单利用西方的理论模型并不 足以完全解释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例如像交通便捷度、服务设 施、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医疗设施等,也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当然 在这方面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充分,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方向。

  七、结论 经过 30 多年的经济发展,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复杂且多变的,在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可能受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和制度等宏观、收入差距,然而后 期可能是教育因素、医疗设施等,(朱农,2002;蔡昉 2001;史清华,程名望,赵 正龙;2005)[34][35][36]认为一方面受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和制度等宏观影响,同 时也与转移的个体和家庭的微观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蔡昉(2001) 的研究,他将劳动力的转移划分为 2 个过程:转移出去和长期定居下来,指出我国农 业劳动力转移与西方国家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劳动力的转移只到第一过程(暂时转 移出去),无法实现第二个过程(定居),即中国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 流的过程。

   通过对中外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出目前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 素主要有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收入、劳动力自身因素、行政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很多学者不管是从宏观与微观,还是从国内与国外的角度进行综述,大多数学者还是 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劳动生产率、收入差距等,但是现在的学者们 也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升之后,人们的价值观、 人生观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将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转移主要 因素可能会发生很大改变,比如城市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交通设施等, 而不是收入的差距,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农村乡镇企业高薪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原因. 当然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差距减小之后,人们可能更在意的是生活的品质、自身的全 面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不管国家的政策怎么变化,最终目的是限制还是促进 劳动力转移,只要掌握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就能更好地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或者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研判,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Dale W.Jorgenson.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J].The Economic Journal,1961, 71(282):309- 334. [2] A. Lewis.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s, 1954, 36:46-51. [3] Gustav Ranis and John C.H.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533- 558. [4]Kuznets ,s.:En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5] Todaro, M. P.: A Model for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 138-148, 1969

   [6] Harris, J. R. and T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J]: 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1): 126-142, 1970. [7] Schultz, T.: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1953. [8] Larry.A.Sjaastad.The c∞曲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s,1962. [9] 蔡昉. 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成因与变化趋势[J]. 财贸经济,1996,11:3-5. [10] 童玉芬.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过程分析[J]. 人口研究, 2010, 05:68-75. [11] 李明桥,傅十和,王厚俊.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钟摆现象”的解释[J]. 人口研 究,2009,01:46-54 [12] 蔡昉,王德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Z1:59-64. [13] 蔡昉.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 中国人口科学,1995,06:8-16. [14] 王美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05:36-46+205. [15]Wang,F.,&Zuo,X.(1999).Inside China’scitie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2), 276–280. [16] 李勋来,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5,06:78-85. [17] Yang,D.T.China’s land arrangements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7,8(2). [18] Yang, Dennis Tao and Zhou Hao. Rural-Urban Disparity and Sectoral Labor Alloc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35(3)105-133. [19] Kuhn,R.The logic of letting go:Family and individual migrationfrom rural Bangladesh [Z].Population Aging Center Working Paper PAC2002--2004.Boulder,CO., 2002. [20] Rozelle, Scott, Li Guo, Minggao Shen, Amelia Hughart, John Giles, 1999, “Leaving China’s Farm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1999, No. 158, 367-393. [21] Stark, O. J.: The Migration of Labor,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1.

  [22] 赵耀辉.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7,(2):37- 73. [23] 蔡昉. 克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J]. 内部文稿,2000,15:20-22. [24] Zhao, Y.: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Change, 47(4): 767-782, 1999a. [25] Hare, D.:“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 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3): 45-72, 1999. [26] 严善平. 大城市社会流动的实态与机制——来自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 国社会科学,2000,03:104-114+205. [27] 钟钰,蓝海涛.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 中国人口科 学,2009,06:41-48+111. [28] Zhu, N.: The Impact of Income Gaps o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13(1): 213-230, 2002. [29]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01:207-212.

   [30] 蔡昉.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 人口研究,1997,02:7-12. [31]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 2006 年第 4 期。

  [32]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家》2007 年第 5期 [33] 刘志忠、贺彩银、王耀中:《基于拉尼斯—费模型的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对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10 期 [34] 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02 年第 5 期 [35] 蔡昉,都阳,王美艳.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J].中国人口科学,2001,(2):

  19- 24. [36] 史清华,程名望,赵正龙. 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农村因素的调查分析[J]. 开发研 究,2005,06:118-121.

  11

  

篇三: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课堂论文

  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课程名:法学文献与检索

  ******

  *****

  学号:**********

  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

   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综述

  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

  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谭规认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动关系明显上升”。文魁、宋湛指出:“企业经营者劳动保障意识薄弱;职工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小;劳动合同的非规范化和非法制化;工资由雇主单方面制定,工资的市场竞争力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争议增加,但争议隐性化明显;工会尚不能在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2)对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认为有五个原因:“一是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缓慢、二是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且工作条件差、三是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不完善且劳资双方沟通机制普遍缺失、四是工会未能有效调节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五是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陆续出台扩大了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范围”冯同庆指出:“现阶段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是缘起于产权关系变化的特殊现象,劳动者身份的变化也有着向公民转变的特殊社会背景,劳动关系及其变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注意联系产权的变化、劳动者公民身份的衍生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张彦宁、陈兰通主编的《2006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06)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与政策、企业的用工和薪酬、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社会保险的运行、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予以系统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劳动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赵薇

   介绍了劳动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型,并认为,“各个国家、行业、企业、工会都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复杂的影响劳动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3)改善劳动关系对策方面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强资本弱劳工的状态,仅靠工人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平衡的,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公权力介入,需要法律通过限制强者以扶持弱者”气常凯从法学角度考察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以国际劳工标准为依据完善中国的劳动立法,实现中国的劳权保障。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学》(2005)在系统介绍和评述国内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并对我国劳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这也是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和构建我国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论证了劳动关系学科构成的相关内容。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王成认为:“应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制定出台切实维护弱势劳动关系群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气陈谊、吴江认为:“国家对劳资关系的干预,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中,将劳动关系至于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4)指出:“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对抗,现阶段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的创新应该贯彻这一精神”,这一观点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李培林在《和谐社会十讲》(2006)中从社会结构、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利益格局、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区域发展、社会风险、中国经验等十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注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他认为:“社会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和谐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孙立平的专著《失衡》与《断裂》(2004)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分析、对“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的分析,对劳动关系出现诸多问题的社会背景予以剖析。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立场,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学派也称新保守派或新自由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资双方虽然具有不同的标和利益,但劳资关系表现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下,若雇员不满,可以自由地辞职,寻找新工作,若资方不满,也可以自由地替换工人,劳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各自的利益;工会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干扰了管理方与雇员之间的直接联系,使管理方处于劣势地位;主张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

  (2)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企业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度;不主张官员参加工会和以工会组织作为自己的代表‘进行集体谈判;主张釆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强调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尤其赞赏高绩效模式中的‘高度认同’的内涵,包括工作设计改革、雇员参与改革,以及积极的雇佣政策”。

  (3)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正统多元论学派又称新制度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与管理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仅仅限于诸如收入和工作保障等具体问题,而且,这些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加以解决的”

   “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工会和集体谈判、共同瞎商就是这种防止有害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法和机制,因而,工会和集体谈判是必要的、合理的,工会只不过是一种表达存在的阶层利益要求的高度组织化和连续性的一种形式”。(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组成。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的关系,管理方凭借其特殊权利处于主导地位,而现存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却不能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权利保护;关注员工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问题,对劳资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歧视、不公平、拖欠工资福利、危险工作环境以及劳动法和集体谈判体系中的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真正解决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为工人提供更多的权利保护,就要求政府在工会和法律之外,更多的干预劳动力市场”。

  (5)激进派主要观点

  激进派又称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秉承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提出了自己较为完整的劳资关系理论。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尽管工会可能使工人的待遇得到某些改善,但是这些改善是微不足道的;工人要想得到真正公正、合理的利益,必须直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建立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工人们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能参加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利润分成;工人及其代表必须在政策决策一级有自己的代表席位,要对经济目标、资源配置、社会成果分配等宏观层次的问题在劳动关系三方之间实行国家级谈判”。

  通过对这些学派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学派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与利益的差异。其主要区别体现在:首先,对劳动关系的性质、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与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的认识不同。其次,针对市场经济中因这些差异带来的各种劳动关系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再次,对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冲突的重要程度,对劳动双方的力量分布与冲突的作用以及雇员内在力量相对于雇主是否有明显劣势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最后,在工会应当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工会该如何改进等方面也意见不一。

  对劳动关系性质研究,新保守学派认为劳资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管理主义学派和正统多元论学派认为劳资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劳资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的阶级对立,劳资冲突只是体现在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加以有效解决的。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对劳资冲突产生原因的研究。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劳资双方力量对比失衡,正是这种权力关系的失衡导致员工受到了种种不平等、不公平的待遇。新制度学派则认为劳动关系问题主要是由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雇主的绝对专制权两个因素引起的。对解决劳资冲突途径的研究。新保守学派认为工资是调节雇主和雇员关系的重要手段。新制度学派认为,工人要联合起来,共同组建工会,开展各种工会运动,以集体的方式与雇主谈判,进而抵制雇主的蛮横和不合法的行为。管理主义学派对于解决劳动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如果雇主与雇员双方都想获利,必须建立起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获取长期利润的劳工政策,制定这样的劳工政策,不仅是出于高尚道德的需要,更是出于组织长期绩效的需要。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认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矛盾冲突的途径是要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干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则认为,要建立一种将工人们纳入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能参加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利润分成的新型体制。

  二、研究意义

  第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本文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实现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广泛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化解劳资冲突,协调好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文.社会劳动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2]陈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4]石惊涛.劳动关系紧张的成因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常凯.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局出版社,2006

  [7]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冯同庆.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程延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J].人民大学学报,2022(5)

  [10]徐长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劳动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2)

  [11]赵薇.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管理科学,2002(7)

  [12]朱超.转型期群体性劳动争议的成因及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2005(5)

  [13]唐鑛.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战略劳动关系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篇四: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劳动力转移英文文献推荐

  劳动力转移英文文献推荐

  劳动力转移英文文献推荐

  1、Todaro, M.P. (1980),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 in: R.A. Easterlin, ed.,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Taylor and Martin (2001), "Human Capital: Migration and rural population change", in: Gardner and Rausser, ed.,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1 (Elsevier)

  3、Greenwood, M.J. (1975a), “Resear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3: 397-433

  4、Massey, Douglas et al.(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9, No. 3

  

篇五: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课堂论文

  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课 程 名:法学文献与检索 老 师:吴文辉 姓 名:王 莹 学 号:1510020082 专 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

   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

  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 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 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 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已经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 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综述

  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 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 成果。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 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 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 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

  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 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 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谭规认为:“劳动 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 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 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 动关系明显上升”。文魁、宋湛指出:“企业经营者劳动保障意识薄弱;职工素质偏低,人力资源 投资力度小;劳动合同的非规范化和非法制化;工资由雇主单方面制定,工资的市场竞争力弱;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争议增加,但争议隐性化明显;工会尚不能在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起 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2) 对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认为有五个原因:“一是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缓慢、二 是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且工作条件差、三是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不完善且劳资双方沟通机制普遍 缺失、四是工会未能有效调节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五是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陆续出台扩 大了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范围”冯同庆指出:“现阶段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是缘起于产权关系 变化的特殊现象,劳动者身份的变化也有着向公民转变的特殊社会背景,劳动关系及其变化不是 孤立的现象,注意联系产权的变化、劳动者公民身份的衍生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张彦宁、陈兰通 主编的《2006 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06)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与政策、企业 的用工和薪酬、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社会保险的运行、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外资企 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予以系统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劳动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赵薇

   介绍了劳动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型,并认为,“各个国家、行业、企业、工会都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复 杂的影响劳动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3) 改善劳动关系对策方面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强资本弱劳工的状态,仅靠工人自己的力量是很 难实现平衡的,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公权力介入,需要法律通过限制强者以扶持弱者"气常凯 从法学角度考察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以国际劳工标准为 依据完善中国的劳动立法,实现中国的劳权保障。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学》 (2005)在系统介 绍和评述国内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 势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并对我国劳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这也是第一 次系统完整地提出和构建我国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论证了劳动关系 学科构成的相关内容。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王成认为:“应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制定出台切实维护弱势劳动关系群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气陈谊、吴江认为:“国家对劳资关系的干预, 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中,将劳动关系至于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比较 少.但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4)指出:“现阶段社会各 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对抗,现阶段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的创新应该贯彻这一精神", 这一观点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李培林在《和谐社会十讲》(2006)中从社会结 构、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利益格局、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区域发展、社会风险、中 国经验等十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注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 性的对策,他认为:“社会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和谐社会发展 极为重要”。孙立平的专著《失衡》与《断裂》(2004)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分析、 对“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的分析,对劳动关系出现诸多问题的社会背景予以剖析.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立场,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不同 的研究派别,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 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学派也称新保守派或新自由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资双方虽然具有不同的标和 利益,但劳资关系表现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在劳动力市场 机制作用下,若雇员不满,可以自由地辞职,寻找新工作,若资方不满,也可以自由地替换工人, 劳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各自的利益;工会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干扰了管理方与雇 员之间的直接联系,使管理方处于劣势地位;主张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

  (2)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关注就 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 策略和实践;企业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足度;不主张官员参加工 会和以工会组织作为自己的代表‘进行集体谈判;主张釆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 强调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尤其赞赏高绩效模式中的‘高度认同’的内涵,包括 工作设计改革、雇员参与改革,以及积极的雇佣政策”.

  (3)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正统多元论学派又称新制度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 与管理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仅仅限于诸如收入和工作保障等 具体问题,而且,这些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加以解决的”

   “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工会和集 体谈判、共同瞎商就是这种防止有害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法和机制,因而,工会和集体谈判是必要 的、合理的,工会只不过是一种表达存在的阶层利益要求的高度组织化和连续性的一种形式”。

  (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组成。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动关系是 一种不均衡的关系,管理方凭借其特殊权利处于主导地位,而现存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却不能 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权利保护;关注员工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问题,对劳资关系中普遍存在 的歧视、不公平、拖欠工资福利、危险工作环境以及劳动法和集体谈判体系中的缺陷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分析;真正解决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为工人提供更多的权利保护,就要求政府在 工会和法律之外,更多的干预劳动力市场”。

  (5)激进派主要观点

  激进派又称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秉承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提出了自己较为完整的劳资 关系理论。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尽管工会可能使工人的待遇得到某些改善,但是这些改善是微不足道的;工人要想得到真正公正、 合理的利益,必须直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建立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工人们也 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能参加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利润分成;工人及其代表必须在政策决策一级 有自己的代表席位,要对经济目标、资源配置、社会成果分配等宏观层次的问题在劳动关系三方 之间实行国家级谈判”。

  通过对这些学派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学派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与利益的差异. 其主要区别体现在:首先,对劳动关系的性质、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与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 的认识不同。其次,针对市场经济中因这些差异带来的各种劳动关系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 方法。再次,对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冲突的重要程度,对劳动双方的力量分布与冲突的作用以及雇 员内在力量相对于雇主是否有明显劣势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最后,在工会应当发挥的作用 以及当前工会该如何改进等方面也意见不一。

  对劳动关系性质研究,新保守学派认为劳资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管理主义学派和正统多 元论学派认为劳资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劳资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的阶级对立,劳资冲突 只是体现在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加以有效解决的。而新马克 思主义学派认为,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对劳资冲突产生原因的研究。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劳 资双方力量对比失衡,正是这种权力关系的失衡导致员工受到了种种不平等、不公平的待遇。新 制度学派则认为劳动关系问题主要是由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雇主的绝对专制权两个因素引起的。

  对解决劳资冲突途径的研究。新保守学派认为工资是调节雇主和雇员关系的重要手段。新制度学 派认为,工人要联合起来,共同组建工会,开展各种工会运动,以集体的方式与雇主谈判,进而 抵制雇主的蛮横和不合法的行为.管理主义学派对于解决劳动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如果雇主 与雇员双方都想获利,必须建立起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获取长期利润的劳工政策,制 定这样的劳工政策,不仅是出于高尚道德的需要,更是出于组织长期绩效的需要.自由改革主义学 派认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矛盾冲突的途径是要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干 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则认为,要建立一种将工人们纳入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能参加企业的有关 决策和利润分成的新型体制。

  二、研究意义

  第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本文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 论为指导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进行深入 的分析,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 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实现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 谐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广泛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社会 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 系,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化解劳资冲突,协调好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 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文.社会劳动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2]陈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4]石惊涛。劳动关系紧张的成因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常凯.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局出版社,2006 [7]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冯同庆。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9]程延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J]。人民大学学报,2022(5) [10]徐长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劳动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12) [11]赵薇。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管理科学,2002(7) [12]朱超.转型期群体性劳动争议的成因及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2005(5) [13]唐鑛。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战略劳动关系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推荐访问:东北地区 理论研究 迁移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六个带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合集共计(精选文档)

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六个带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合集共计(精选文档)下面是小...

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13篇

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13篇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  党支部成员批评意见  (一)卢XX:  (1)你作为党支书记,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多,安排党建工作大多局...

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12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12篇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篇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镇多措并

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8篇

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8篇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  爱国主义影片《金刚川》观影主题党日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追忆抗美援朝、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爱...

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6篇

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6篇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  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随着深入提高执行力专题教育活动的展开,全局上下形成了先进性教育的...

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7篇

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7篇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篇1

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

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写出更好的文章

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15篇

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15篇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篇1一年时间过得很快,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了。入职以来,我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15篇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15篇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  本文为Word版本资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廉政提醒谈话提纲  一、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你公司...

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13篇

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13篇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篇1男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