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程力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7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推进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作者:刘振伟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第16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刘振伟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组织振兴的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选好带头人。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实行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力度。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组织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尤其是县级党委的主体责任。

  循序渐进推进村民自治

  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村民自治的核心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就是村委会干部的选举,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法律规定直接选举产生,村干部实行任期制;民主决策,就是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民主管理,就是村民对村务管理有参与权,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共同遵守;民主监督,就是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由村民监督重要村务,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干部行为。自治既是具有自主管理性质的民主权利,也是一种民主形式,是农民通过协商方式处理共同事务的平台,相对于人民公社制度,这是一个进步。自治的前提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村民委员会要认真履行的职责:一是社会职责。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支持服务型、公益性、互动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二是经济职责。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是宣传教育职责。向村民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村民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等。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员会应当

  教育和引导各民族村民增进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四是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如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扶贫等。五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已经三十多年,这期间一直有不同认识。有观点认为,“村民自治超越了我国的发展阶段,搞早了”“村民自治后农村基层难管理了”,等等。村民自治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需要通过法治和实践逐步完善。从发展趋势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看,村民自治并不超前。旧中国没有留给我们民主的传统,专制统治带给人民的是深重灾难。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根据地、解放区是有民主的,那是战时民主。1937年5月,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制定了选举条例,条例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周岁的(后改为18周岁),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条例对选举的比例、程序等都作了规定。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民主选举实验。由于陕甘宁边区区域基本属于乡村,多数选民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甚至不识字,所以乡村选举在技术上会采取一些措施。选举村主任和村政委员时,在每位候选人的背后放一只碗,选举人往碗里投黄豆,得豆多者当选。由于这种选举办法缺乏隐蔽性,为了不得罪人,投豆的时候,选民故意穿长袖衣服,从每个碗边都划过去,让旁边的人看不清到底投了谁的票。这说明,民主选举与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必然关系。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六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毛泽东同志针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提问,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正是这条新路,成为夺取革命胜利之路。建国之后,如何走好毛泽东同志说的这条新路,从大的方面讲,完善民主政治,加强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在基层怎么办?就是实行直接民主,凡是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当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样上下结合,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把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建设好,就是一个几亿人口的培训班,这是发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历史和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坚持村民自治制度没有超越发展阶段。

  在坚持村民自治的正确方向的同时,也要纠正一些误区:一是把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简单理解为“自己事自己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在遵守法律法规基础上的自治,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能同法律法规、党的政策相冲突,否则无效。乡镇政府有审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责任。二是把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与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割裂开来。在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要纳入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体系之中,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不是两张皮(多数地方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三是把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混为一谈。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改革人民公社制度的产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区性和村委会的地域性是重合的,但二者是两类独立组织,都是特别法人。在村集体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村委会可以行使经济职责。在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可以分离,独立运转,这样有利于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我国村委会数量不断减少,从2000年的66万个减少到52.6万个(2016年)。减少的村委会中,一部分是“准居委会”形态,这些村委会已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土地被征用,农业产业被非农产业取代,村委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型,由适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到适用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另一部分村委会是“镇村共治”形态,在2005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中由若干个村庄撤扩并而成,原有村委会架构、土地、财产等保持不变,人口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社区统一服务,小城镇将是这类村委会(居住社区)的发展方向。后一种形态的村委会,政府职能向村民自治延伸,治理结构出现新的特征,需要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聚集程度是有规律的,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与聚集程度也是有规律的,发展集中居住社区、建设田园生态小镇,都要遵循经济和人口迁徙规律,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忌用行政手段强制人口迁移并将村民自治弱化,政府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应依法分离。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增加和村庄“空心化”趋势,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以及治安、贫困救助等面临挑战。遏制村庄“空心化”趋势,最终依赖于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互补互利,依赖于城乡融合。从长远看,如果农业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农村“空心化”问题将会缓解。

  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

  村民自治要以德治为先、以法治为本。我国农民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互助、善待邻里、敬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节约等优秀思想道德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教化不良心性、不良习俗和不义不孝之徒,教育村民明礼义、知廉耻,这是德治的开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依法治理的作用凸显,善教向善治逐步转化,道德成为心中的法律,法律成为成文的道德,德治与法治逐步融合,具有了内在统一性。法安天下、德调人心,都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村民自治中,要防止“以法拒德”或“以德抗法”倾向。

  农村德治的重点主要在树文明新风方面,开展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进殡葬改革。农村法治的重点,要持之以恒在法律进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黑恶势力、社会矛盾纠纷仲裁调解、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方面下功夫。

  在立法方面,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实完善民主选举的内容,防止选举走过场和被宗族势力操纵。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完善特别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解决村庄“空心化”问题。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按照管理加服务的思路,科学设置基层政权机构、职能和人员配备。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工作条例,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筑牢“三治”结合的组织基础。

篇二: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供借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农村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对推动农村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内在赓续

  有效地组织农民,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是坚持党在农村全面领导地位,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最初将革命重心放在城市的工人运动上,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党开始重视农村党员队伍的发展,吸纳了不少贫下中农作为党员,同时注重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农村党组织在革命锻造中更加坚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的力量和国家权力深入到县、乡、村,提升了乡村的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党组织在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乡村以党建为引领,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农村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离不开党建的引领作用,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的政治觉

  悟、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组织群众,更好地发挥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本质要求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了我国农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但是,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不是最终目的,接下来,我国要解决相对贫困,建立健全农村各项保障措施,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迈进。为此,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人民立场生动的当代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地区的引领作用,对于改善农村相对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村党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一客观规律,适时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时代课题。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有的放矢地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在稳定脱贫下实现

  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目前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有的乡村干部受传统工作习惯和眼界的限制,简单地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脱贫攻坚战略的延续,习惯于照葫芦画瓢,一味走过去脱贫攻坚的老路;也有些干部将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完全割裂开来,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因此,要准确完整全面地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真正内涵,必须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这一关键所在,使党的各项政策在广大农村地区高效有序地推进。

  二、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战斗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就要有过硬的本领和能力。笔者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安徽界首农村地区一些党组织战斗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一是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都在50岁以上,其中一部分精力不足、思维不够活跃,对待工作缺乏激情和热情,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二是文化程度较低。一些党支部书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较低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容易在执行政策时出现偏差。三是致富经验仍然欠缺。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带头致富的能力,特别是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等方面示范引导作用不强,不善于运用电商来助力农民增收,导致农村党组织战斗力较弱,无法真正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

  (二)治理能力不足,影响乡村振兴的总体效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要振兴,治理要跟上。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界首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着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引导村民自治的能力不够强。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自治制度和自治权利缺乏了解,习惯按部就班听从和等待干部的指示和安排。一些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又对自身的职责缺乏正确的认知,无法有效地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二是引导村民德治的能力不够强。少数村干部自身修养不够,缺乏引导乡村德治的能力,无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引导村民法治的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乡村治理中法治文化、法治思维比较欠缺。个别村干部缺乏法律素养,在涉及低保名额、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方面,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在村民遇到矛盾和纠纷时,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化解纠纷,依法治理乡村的能力不足。

  (三)人才保障不够,制约乡村振兴的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部分乡村人才资源匮乏,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具体表现为:一是乡村“空壳化”问题较为突出。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仍将打工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短期看,劳务输出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看,大量青壮年外流,导致乡村振兴无人可用,陷入“选人难、用人难”的困境。二是农村干部晋升渠道受限。尽管多地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村干部任职一定

  年限后,可通过公务员考试转为公务员,但由于村干部普遍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再加上名额有限,晋升的机会较为有限。三是本土“造血”功能不足。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农村自身,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强化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

  三、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一)以夯实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为前提

  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夯实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为前提。一是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支部要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将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党支部要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从源头上对农村党员的质量严格把关,真正将政治可靠、敢于担当的人选到党员队伍中。还要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开展谈心谈话,提升党员意识,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要配齐配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打破现有的村干部选任留任机制,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视野,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士兵、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有责任心、善于沟通协调、乐于服务农村的人,将其充实到村“两委”干部队伍中,提升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不断探索拓宽村干部晋升渠道,提高工资待遇,使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党员干部有盼头、有希望,能够沉住气、静下心开展工作。三是要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服务群众、弘扬正气的党员队伍。一个党员就是

  一面旗帜,只有农村基层党员率先垂范,才能发挥好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增强农村党组织号召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是要打破农民单打独斗才能富的传统思维。通过对发展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农民树立起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力量。二是要走出一条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之路。要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土地资源优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展加工、种植、养殖、旅游、休闲观光、民宿等特色产业。对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产业,要形成面向市场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媒体资源做好产销对接服务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益资金分配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印发《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健全收益资金全过程动态监管机制,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定期向村民进行公布,打消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顾虑。

  (三)以提升农村党组织治理能力作为保障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为破解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升农村党组织治理能力,应积极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要以自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党组织“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行的,必须要发动群众,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将群众建设乡村的热情、智慧、力量集中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二是要以现代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村“两委”班子要摒弃人治惯性思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意识,维护农民正当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理念表达诉求、化解纠纷、维护权益。三是要以德治引领乡风文明。正人先正己,村“两委”班子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办事公道,诚实守信,一身正气,善于团结,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以自身的感召力影响带动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发挥好村规民约在引导村民道德方面的要求,将村规民约的遵守情况与乡村道德模范、好媳妇、好邻里等评选活动深度融合,保证村规民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可供参考

篇三: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如何搞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2019-10-25【摘

  要】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长治久安的保证,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项重要?作,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的领导。本?从基层党组织的?度,分析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临的挑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视?独特,有?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农村民主法治;基层党组织;“4+2”?作法中国是?个有13亿??、农村??仍占56%的?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临的问题。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搞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提?了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实现依法治国,使农村政治、经济、环境?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是农村长治久安的有效保证。所以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标的重要途径。本?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度,提出了搞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点建议。?、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定的成绩,但是和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标和法治现代化的?标相?,农村法治创建仍然存在不?,民主法治建设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政策的重要桥梁,是我们党?作的基础。党提出了建设“?产发展、?活富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对农村的发展提出的?项新要求。当前,要积极推进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增加农民收?,搞好农村民主法治,最终都要落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上。?前,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点:第?,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职权划分不清;造成相互侵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当前农村的改?与发展不适应。?些村党?部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有些村党?部事?巨细包揽?切,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或是放弃对村委会及村?事务的领导;?些农村党?部出现不开展党组织活动、不教育培训党员、不发展党员的现象,使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不能够很好的发挥。第?,从农村民主法制意识上看,?些基层党组织领导法制观念不强,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基层?部枉法执法、意??事粗暴执法、以权代法甚??法拘禁等违法现象时有发?。在?些农村地区,家族宗族派思想严重,特别是遇到村委会选举和组长选举,贿选、骗选或家族势?操控选举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权轻法,重关系轻能?,重义?轻程序等旧有观念在农村社会仍有市场,?些农民遇事不寻求法律诉讼途径维护权益,?是采取聚众闹事、打架?殴等极端?式来解决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仍然需要进?步提?。第三,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关?群众疾苦,没有群众威信。个别党?部在执?党的路线?针政策的过程中落实不到位,致使?些有能?的群众不愿加?党组织、某些党员不愿当村?部、村组?部不愿做?作的现象发?;第四,农村各种陈规陋习滋?蔓延,?些地区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农村宗族势?和恶势?有所抬头,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权威地位和具体?作的开展。2.农村民主法治思想意识相对淡薄,缺乏系统教育。?前,我国农民法制教育还很薄弱,农民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还很薄弱。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点:第?,民主法制教育硬件缺乏,法律知识缺乏。?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民主法制教育等软环境的建设,宣传?作不到位,资?投?不?,造成了农民缺乏法制教育机会,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第?,清官情结。中国农民群众的政治?化?理中,清官意识占有特殊地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们的内?深处,挥之不去。从?定意义上说,清官反映了?民群众的美好祝愿,但是这种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是格格不?。清官情结强调把维护个?权益的任务交给了公正?私的清官,?是有主观性的,实际上是?种?治思想,?民主法治思想讲究法律?前??平等,强调发挥民主监督的作?。中国普遍存在的国民?理是靠国家权?保护??的权益,强调公安机关、监狱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的??,财产的情绪特别强烈,这种国民意识也是清官意识存在的基础。第三,重?政权?,?轻视法律。实?依法治国,就是???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作都依法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法制社会中,法律在调整各项社会关系中,应当具有???上的权威和效?,任何社会组织和个?,必须?条件服从于法律,农村各组织制定的任何规定也不能同法律相抵触。可是,?前在??的农村地区,?们对于法律仍然知之甚少,强调?治?藐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习惯有权势者来管理农村社会事务,依靠宗族势?,依靠农村的风俗习惯来解决?盾;甚?于?些严重的刑事案件,案件受害?不愿报案,不愿诉诸法律伸张正义,?是忍?吞声,通过私下“和解”解决,或者采取越级上访、聚众上访、围堵政府机关来解决问题。第四,农民畏惧法律意识强烈。我国农村地区,同时存在两种?盾意识,?是轻法意识;另???是畏法意识。中国古代社会民刑不分,作为地?官的县令、知府等?既是?政?脑,?是本地的“法官”和“公安局长”。这种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意识?直延续到现在,很多农民??中,法律等同刑法,被告视为罪犯,打官司等同于犯法,对法律认识狭隘;特别是在我国古代,刑法相当的严酷,例如凌迟之刑,要对罪犯处以千?万剐,史料记载:处以凌迟之刑的罪犯,“??以露,?哀号声不?”。我国古代民刑不分、诸法合体再加上刑法严酷,农民的这些印象,?直延续到今天,所以部分农民群众畏法意识强烈。第五,?讼意识。在?些农民群众??中,认为诉讼不符合农村千百年形成的礼仪,不愿意?诉讼道路解决,不愿意寻求法律保护。遇到?盾常常借助于地?习惯和家族权势解决,有的农民在??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能正确运?法律?段依法维权,要么浑然不知;要么畏于权势,不敢声张;要么置法律?不顾,武?解决、错上加错,导致违法犯罪不断发?。此外,诉讼程序的漫长,很多案件?拖就是?年,甚??年,?盾纠纷不能及时化解,耗费?的精?,也是农民不愿打官司,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原因。3.农村?地权益保护法律需要进?步完善。我国农村?法有了很?进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的深?,??农村地区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法制建设尚不适应急剧变?带来的复杂局?,农业、农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完美,法律法规的内容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不明确,因?地征?、?地承包经营等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标准不统?,不具体,农民群众在利益分配中话语权缺失,群体利益遭受到?定侵害,维权救济渠道?窄成本?,导致?盾纠纷、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具体来说包括:(1)关于农村?地承包经营权,政策与法律规定有冲突:例如,我国政策法律规定?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但是另???,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占地,项??驻,很多农村集体?地都转变成了?业?地,被占?地的农民,丧失了?地,随着农村机动地越来越少,??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意味着失地农民将不可能再获得?地承包经营权。(2)?地承包经营权等利益分配补偿机制不公、标准不统?。???农村?地资源随着城市扩?,企业占地呈减少趋势;另???农村??不断增加,依据?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将会有越来越多农村户??员,将不再能获得农村?地承包经营权。(3)农村社会保障的权利不平等,农村教育??权利不平等,尽管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民社会保障和??就学获得了很?进步,但是与和城市居民相?,物质条件和办学质量仍有不少差距。(4)有关?地征?补偿分配的法律规定不具体。例如,在企业占地后,村组分配?地补偿款时,该如何分配?如果按照村组??数平均分配,那么被占承包地的农民可能不会?持,因为企业占地不可能平均,有的被占,有的可能没有占到;如果按照企业占地的实际情况,只让被占地农民参与分配占地款,同村未被占地农民和失地农民也可能反对,因为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像这样的具体问题,我国农村法律法规、各种政策规定的也不详细,缺少了明确执?依据,并不利于农村基层?作的开展,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基层党组织搞好农村民主法治的对策1.做好普法教育宣传,加?硬件设施投?。新形势下,如何发扬民主,加快农村民主法治进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应从加强普法宣传??,不断提?全村党员、?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依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加?硬件设施投?。为了营造良好的民主法治舆论宣传氛围,要加强民主法治宣传?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硬件投?,?如:在农村建设民主法治宣传栏;在农村群众聚集点设?法制?化图书室,购置了法制科技书籍,给村民群众?个固定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场所;

  建设党员?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配备电视、电脑、宽带接收器、?响等设备,便于群众及时学习党的政策法规。(2)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息息相关,要想让民主法制思想在我国??农村和8亿农民?中扎下根,必须做好农村中?学学?的法制思想教育,从源头上彻底改变在农民?中长期形成的轻法意识、畏法意识和?讼意识,使民主法制思想在农村?根发芽。(3)全?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要重视普法?作,将普法作为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村的重要?作来抓。清除社会丑恶现象,治理恶习、陋习,树?社会主义新风尚,需要加强民主法治宣传:第?,作为村?的带头?,村党?部书记要主动带领班?成员学法、?法。应该成?由党?部和村委成员组成的普法领导?组,每?进??次集体学习,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婚姻法》等与村民?常?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依法治村能?和?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部的培训?作。利?多种?段,??实施素质?程,对党员?部进?民主法治教育的集中培养。第?,加?对村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对村民群众进?普法教育,提?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深?学习宣传与群众?产?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施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可实?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提?了决策?平,推动了各项村务顺利开展。(1)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村务。在村党?部的领导下,各村委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村民?治章程》,实现了村?各项?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可以相继制定《财务制度》、《民主评议?部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印章管理、使?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和公开,为处理各项村务提供了制度保障。(2)全?实施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具体来说,须做好以下?项?作:第?,村党?部可以成?了村党务公开领导?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村务、党务公开?作,具体负责实施。做到程序科学规范,公开时间明确,渠道畅通公开。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都及时公开、上墙公布,让村民知村务、明帐?。第?,成?村务、财物监督?组,积极监督村务、财务情况,设??个额度,超过额度需经财务监督?组批准才能?出,变“村官?治”为“村民?治”。健全村务、财物公开制度,凡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务,如财务收?、计划?育指标、最低?活保障,?地补偿款发放、村集体收?等,应按时向村民公开,?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三,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农村民主选举的领导,确保村委会成员必须由选民直接选举产?,?律按照《选举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充分体现民主,让选民充分表达??的意志。通过村务、党务公开?作的开展,增强了两委班??作的透明度,从?保证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为党员、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监督两委班??作创造条件。3.努?实施“四议两公开?作法”,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作法,?称为“4+2”?作法。“4+2”?作法是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治机制的创造性实践,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机制,对涉及村民切?利益的重?事项,发动村民??议、??定、???、??管,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事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它的具体含义是:所有村级重?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4+2”?作法像?条“红线”,把党的领导地位、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村民?治机制有机联系起来。“4+2”?作法像?把?钥匙,破解了很多农村?作的难题,既体现了党的领导,?体现了农村民主,让群众的利益和党的领导融合为?体,真正形成合?,共同为建设靓丽、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努?。4.加强综合治理,搞好农村调解?作。持之以恒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专门成?村级综合治理领导?组,按照“打击与防范并重”的?针,做到以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来促进法制教育,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和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配合上级继续加?农村综合整治?度,规范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坚决铲除横?乡?的村霸、乡霸等?恶势?,重点打击各类危害农村经济发展、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理涉农违法案件,为农村经济社会构建良性运转的市场环境。

  为了及时化解?盾纠纷,应当在我国??农村成?村级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由村党?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组成。每?应当召开?盾排查会,对排查出来的?盾如各种民事纠纷以及村民???学困难、信访接待等,落实到具体?部,责任到?,实?先?介?,控制事态,直?处理,要把法制宣传融?到?盾的调处中。农村法治建设是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农村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标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民主、法治、?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定要?度重视,全?以赴做好这项?作。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写作没思路?你需要咨询客服团队跟踪服务,时刻为您答疑解惑了解详情期刊推荐咨询,轻松见刊期刊咨询定制化服务,1~3?见刊了解详情被举报?档标题:基层党组织如何搞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被举报?档地址:我确定以上信息?误举报类型:?法(?档涉及政治、宗教、?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侵权其他验证码:举报理由:(必填)提交

  取消

篇四: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讲义

  序言

  一、何谓乡村治理

  二、乡村治理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接受本课的知识储备

  四、开设本课的当前意义

  讨论题:书本知识与个人发展

  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2)团体本位与个性的压抑;(3)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4)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5)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6)均平思想和特权理念共存一体;(7)重义轻利与追求功义并存。现在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等正在形成。

  4.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5.农业生产的特点有:(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中进行,第一编:乡村治理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讲

  社会与乡村社会

  1、什么是社会

  2、社会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的定义

  4、什么是乡村社会

  5、乡村社会的基本特点

  6、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区别

  7、村民的概念、村民社会地位的变迁、村民的价值观

  8、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的范围与产业结构

  9、农村概念、农村类型、农村小康

  具有较大分散性;(3)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4)一部分农产品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6.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又称大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

  7.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社区与农村的含义相近,一般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活动共同体。

  8.农村与城市既有不可分的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在人口密集度、人口的同质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职业、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社会交往、组织、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两者都有显著的差别。

  9.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本讲要点:

  1.村民一般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农村地

  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2.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农民社会地位是不断变迁的,现在农民由对集体的全面依附到自主经营,发生了很大变化。

  3.价值观念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其表现:(1)1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

  基本概念:

  村民

  社会

  乡村社会

  农业

  差序格局

  市场经济

  自然经济

  学习讨论题:

  1、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有不同,请你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乡村特点?

  2、自然经济的特色是什么?

  3、乡村与城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4、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第二讲

  乡村治理与人地关系

  一、地理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乡村会的作用与影响

  三、加强我国乡村乡村治理中的人地关系的研究

  推荐书目导读:

  费孝通:江村经济。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本讲要点:

  1、人地关系也就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人地关系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不仅是一般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同时是人力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也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2.陆学艺.三农论学

  文献出版社,20024、中国历史上的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总趋势上的不断增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本书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研究“三农”的论文40多篇。其结论是: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要靠发展工业;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要靠发展城市,要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农民,使他们成为市民。

  3.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本书是作者走访中原大地的思索。随笔一样的笔调,睿5、历史上的治乱循环、人口循环和耕地增减循环之间存在一致性。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存在地少人多、“圈地运动”盛行、耕地抛荒和农村人口过剩等问题。

  7.农村人地关系缓和的基本途径。

  长和不断增长中的波动两大特征。

  3、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总的趋势是趋于不断增长,这一过程具有缓慢性和波动性两大特征。

  同时还是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现代西方的人地关系理论。

  智的思考,警醒的议论,可以弥补仅仅从书本建构农村、基本概念:

  农民形象的许多缺陷。其实,对于中国农村的研究,并不能限于门户、范式之见。只有打破固有范式的韧性,对农民、农业、农村的偏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化解。

  4.[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本书以法国农村的现代化道路为背景,分析欧洲乡村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变迁过程。作者认为,在法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复存在、终结了。

  人地关系

  环境决定论

  人口循环

  治乱循环

  土地流转

  复习思考题:

  1.人地关系的概念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2.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人地关系的发展现状?3.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协调人地关系?推荐书目导读:

  1.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系

  统研究。上海:复旦

  本书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理论的基础

  上,对历史和现代的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形成、变化的原因与后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作者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该书运用了“过密化”的分析性概念,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的发展,指出“过密化”是传统小农经济的陷阱,商品化不等于现代化,只有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走上“反过密化”的道路。

  5、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1)、农村人口稳定减少,但减幅趋小;2)、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高学历人口比重较低;3)、外流人口大量增加,老、妇、幼成“留守”人口;4)、农村劳动力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

  6、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这里选择一些指标进行分析,因变量:包括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人第三讲

  乡村治理与乡村人口

  一、人口的概念

  二、乡村人口的构成

  三、乡村人口与乡村治理的关系

  均卫生保健支出等;人口指标作为自变量:包括人口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数、就业人口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外出人口比重。通过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

  7、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1)、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2)、人口老龄化与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不相适应;3)、劳动技能较低与转移困难。

  8、乡村治理中的农村人口发展对策:1)、稳定生育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本讲要点:

  1、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经济构成的各种关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2、人口的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高素质的新农民;3)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等。

  3、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4、乡村人口的构成:

  中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农村人口包括:①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②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主要构成:1)总人口;2)流动人口;3)城步伐;4)、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发挥多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概念:

  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

  人口红利

  人口债务

  复习思考题:

  1、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如何

  2、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是什么

  3、谈谈乡村治理中的农村人口发展对策

  推荐书目导读:

  1、祝卓

  人口地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乡构成;4)性别构成:5)年龄构成;6)民族构成;7)

  本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受教育程度;8)家庭户人口。

  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差异,以及它们与各种自然的3和人文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编:乡村治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及

  基本制度

  第四讲

  乡村公共权力运行机制

  2、胡伟略

  人口社会学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本书主要讨论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的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是其研究的重点。它从社会变量和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探讨社会发展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化造成社会发展的后果。本书的基本特征是: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籍以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通常可分为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顾调查、跟踪调查等,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定性结合、微观宏观结合中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自治

  二、党支部与村委会

  三、党支部与村委会权力运作

  四、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本讲要点:

  1、村民自治的概念: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2、村民自治的当代意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能: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村党员大会的决定、决议;2)、领导村民委员课堂讨论题:

  当代乡村社会的基本特点?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有关键性作用,请考虑为什么我国城市大都在江河的南边?

  乡村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

  乡村人口与劳动力?

  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村级组织,支持和保障这些组织按照法律法规、章程和职责开展工作;

  3、加强对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主持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讨论研究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4、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乡村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口众多,加上现阶段广大民众政治素质不高,如果有很多党派的话,每个党派都能够吸引到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进而导致党派林立、互相攻击,政局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地大物博的中国,如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还会导致地方割据。

  5、目前乡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党支部书记的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比较淡薄,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差。2)少数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工作中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我行我素,落实措施不力。3)个别村4单元论文题:

  人口流动是重要的人口社会现象,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发展价值。比如:流动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扩大了生产地理的空间,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和人类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人种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等等;但是,频繁的流动也给乡村治理上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比如,土地抛荒,儿童留守,老人福利及个人权益难以保障等;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感知,在“人口流动中的乡村治理”的主标题下,自拟副题,写一篇2000字的单元论文。

  用A4纸打印,首页天头上方写明年级、学号、姓名。

  党员年龄偏大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部分党员政治素质和论文化程度偏低,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4)党员队伍科技知识贫乏,致富能力较差。

  本讲要点:

  一、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6、村民委员会的概念: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7、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经营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2)、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及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3)、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管理本村财务;

  8、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乡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村党支部必须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

  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

  2、历史特征

  2.1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人身的束缚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2等级性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基本概念:

  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

  村党支部职能

  村民委员会

  荫补,复习思考题:

  1、新形势下乡村党支部建设如何创新

  2、当前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刑罚等。

  2.3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在对人口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第五讲

  治理的基本制度

  一、户籍制度

  二、土地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2.4治安职能

  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

  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3、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3.1当前户籍制度的局限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4、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为能力;可以为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户籍管理还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二、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内涵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土地制度,包括了上述广义土地制度的全部内容。

  2、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特点

  1)、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

  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3.2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宪法》上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确认不论城乡居民都具有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

  2.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3.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取消“户口”,而是剥离户口的附加功能,应取消粘附在户口上的各项利益差别,体现社会身份与“国民待遇”的平等性。

  4.改革户籍制度后,户籍管理还是必要的。通过公民身份登记,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立其民事权利和行6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4)、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5)、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

  6)、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3、目前土地制度问题的根源

  3.1集体土地产权残缺,没有处置权。

  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及土地承包法,村民对集体所拥有的土地,既不能出卖,也不能转让,村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残缺不全的,以至于有相当多的村民,甚至是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农村的土地是归国

  家所有的。这种残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排斥了村民集体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农地转用的自主支配权和在征地过程中的议价权,从而排除了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净福利的权力,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应的非农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更没有转化为城

  市居民。

  3.2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没有代表。

  乡镇政府是国家机关,许多乡镇又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也就模糊不清了;村民小组虽是基础,但一没有法律地位,二没有经济核算形式,三没有办公地点,有的甚至连小组长也没有,遇事由各户联合推举一名代表。正是出于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又是缺位的或虚构的,所以,本来对集体土地仅仅具有经营、管理权限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便往往以集体所有者的名义为农民做主,在土地征用、承包、流转以及机动地的处置中侵害农民的利益。

  3.3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稳定承包权相矛盾。

  这种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农地的集体所有制:由于一个地区的农地是由这

  个地区的农民集体所有的,那么当单个的农户离开这个地区的时候,他就必须放弃该地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而当该地区出现新的农户时,别的农户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必然要被重新分配,以满足新的农户的土地需求。结果就是,随着地区人口的变化,土地的分配必须不断做出调整。

  3.4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导致的严重后果

  1)工业化、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和目前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2020年要达到城市化率60%、工业化率70%的目标,需要增加1.5亿亩建设用地。而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未来13年实际可以增加的建设用地不足3000万亩。1.2亿亩建设用地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严重的资源约束。

  2)农地经营规模狭小,农民增收困难

  我国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一直非常狭小,每个农户平均不过0.5公顷,而美国是我国的400倍以上,欧盟是我国的40倍以上,即使是日本和韩国也分别比我国高3倍以上。农民从每亩农业用地得到的净收益不过二三百元,靠如此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想让农民致富,是天方夜谭。

  3)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群体抗争频繁发生。

  土地集体所有制还导致农村财富大量流失。比如,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调查报告披露,我国从1987至2001年期间就从农民手里征收了3395万亩耕地用于房地产和经济区开发以及基本建设,而由于这些土地大多位于城镇周围、人口密集之处,每征

  收1亩地就大约有1.4个农民失去土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征地而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资金至少在3万亿以上,将其增值后的溢价就有30万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靠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资金。

  4)土地征用和出让成为孳生腐败行为的三大温床之一

  土地腐败已经与国企改制腐败、重大工程腐败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类腐败”。集体所有制为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长期以来,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成为实际上的地方政府所有制。致使农村土地被各级政府不断以各种名目低价征用,土地财政成为政府提升政绩的捷径和官员腐败的沃土。

  5)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膨胀,抬高房价

  在很多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

  2008年北京市土地相关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42.5%。

  4、土地制度改革的效用

  4.1社会效益分析

  (1)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

  4.2可行性分析

  (1)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2)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降低土地交易成本。

  (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管理机构上移便于社会保障统筹。

  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3、优缺点

  3.1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4)激活市场要素运作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滚动推进。

  营积极性。

  第一,就全国来说,农业发展水平比4.3战略意义

  (1)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多社会结构优化。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定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2、具体形式有:

  (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同这种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第二,原来那种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改革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的平均主义。

  第三,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劳动对象的这种特性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这种要求的实现。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3.2缺点

  3.2.1土地产权不明晰:首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作社。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

  3.2.2。

  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由于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征地制度不规范。

  另外,基层干部掌握着土地发包、调整地价、决定费用收取和宅基地分配等权力,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能力,就使得乡村干部容易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3.2.3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田埂、沟堰占了不少耕地。由于耕地面积,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

  下。

  3.2.4阻碍资源市场配置。承包制使许多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土地,安心从事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又使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不能通过扩大生产面积取得规模效益。因此,承包制既阻碍了广大农民真正从土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1.1治理的内涵界定

  西方解说: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地上解脱出来,又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

  第三编:乡村治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移植的时代背景

  1)、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要求改变村委会人员构成上的封闭性。

  2)农村地权改革弱化了村委会在村庄建设中的凝聚力。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对村委会职能的履行提出新的要求。4)、农村新兴社会组织的出现动摇了村委会的现有地位。能采取合作行动。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全面。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

  作为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第六讲:乡村治理的理论构建

  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和公共部门管理一、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状况

  的新方式。

  作为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作为

  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1、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

  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管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本讲要点

  一、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

  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1.2关于治理理论的三个观点

  (一)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待治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享。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3、治理理论包含的宝贵思想和理念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治理理论的思想特点

  2.1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

  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2.2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

  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

  2.3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13.1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

  治理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能响应公众的呼声。

  巴伯指出,政府的无能表现在三方面,即行政机构的瘫痪、公共事务的私有化及民众对政府的疏离和冷漠。如欲解决政府无能和自由民主主义所产生的危机,宜将“强民主”建立在公民参与和公民义务上,而非只是建立在个人良好品德和利他主义之上。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互动就是在公民自愿组织的原则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公共行政的服务和效率达到最佳。

  汉(Ham)指出:“官员在面临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比较习惯采用‘控制’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坚持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也很少采取鼓励公民参与的形式,长期看来,反孕生许多行政问题。因此,应当尽量加强公民个人与行政人员之问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使基层行政人员了解公民的意愿倾向,并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中,参与式政府模式相比其他政府治理模式来说,更注意到国家与社会问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式政府致力于寻求一个政治性更强、更民主、更集体性的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就怎样才能从社团和个人那里寻求和接受意见做出决定。政府要强调发展第三部门,即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来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这些组织使之符合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并试图以投票以外的方法来诱导民主参与。

  3.2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

  从理论上,治理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在今天,以公民积极参与和公民自治能力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冲击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得传统国家或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渐缩小,而公民社会正在不断强大起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治理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治理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织,都不可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充足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和资源达到目的。有的组织可能在某一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宜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任何组织都不会乐于一味地仰仗和屈从于他人,也会用拥有知识和资源的筹码对此加以抵制。

  治理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库依曼指出:“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不能没有公共管理。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所以,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理。因此,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一个繁荣、活跃的公民社会,是治理的本质要求。因而,在实践中,政府放松对社会的过度管制,向社会分权,赋权于社区和居民,允许公民组织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地方和社区的公共事务,倡导培育和提升公民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成了治道变革的中心任务。

  3.3自组织的多中心治理。“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由于国家的失效和市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同时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借助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或凭借社会的自发调节方式得到解决,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却能够行之有效。正如政治学家科曼所指出的:“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政治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权威,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自组织治理网络作为一种合作性的共同体能够使得理性的个人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

  自组织治理网络是个人和机构、公家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首先就应当互动合作。在治理过程中,无论哪个组11有有效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些组织的权利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这一变革的内在逻辑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公民的个人责任以及个人对自己决定承担的后果将上升为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主要法则。公共行政之参与者的多元化,多元化主体之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必然形成一种社会自治的合作网络

  ”。

  3.4社会合作网络体系的构建。

  既然政府不是治理依赖的唯一组织载体,那么,依靠谁来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以及怎样依靠这些力量进行治理呢?显而易见,治理依靠的应当是以问题和管理事务性质为导向而构建起来的多种形态的社会合作网络体系。面对着国际、区域、国家、地方、社区等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国际组织、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公民组织等治理主体围绕某些公共问题或公共事务,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妥协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横向的或两者结合的社会合作网络。

  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高度弹性化的合作网络的构建涉及多样化的治理主体的参与,这一多层治理体系及包括各个层级政府或公共组织之间,以及跨国家区域

  性政府和公共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结构,也包含公共组织与私营企业组织、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交换、互惠、合作、共同处理公共问题的组织理,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类似的能引发治理变革的治理实践还有好多,而且将来会出现更多,这势必将为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治理内涵深刻化结构。治理运动的扩展表现为纵向、横向及纵横交错的、和外延扩大化。

  重叠的社会共同治理网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因此,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网络体系的构建、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合作方式的建立。

  3.5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

  如果说统治运行依靠的是强有力的垂直控制和命令,那么治理运行则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依赖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些要素构成了治理过程中资源共享、组织间协调、有效沟通、伙伴关系的内在道德基础,也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治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社会资本就是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或者网络关系、规范、相互信任。社会资本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防止现代民主制度引发的过度的个人主义,以及提高人们结社的能力并以集体的力量抗衡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所以,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育社会资本。

  二、治理理论的现代构建

  三、概括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

  3、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

  4、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

  四、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治理内涵深刻化和外延扩大化。

  21世纪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灵魂是创新,什么是治理?治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部分的定义都认为,治理是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治理必须要至少有两个人。然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照此看法,“一人公司”就不存在治12治理的理论基础——对人性的假设。

  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能力人和目的人假设转变早期治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Taylor)为代表的科学治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治理理论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熟悉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治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如同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治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爱好开始淡薄,而对人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作为人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爱好、能力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沉重代价,许多思想家从文化价值观和人性上思考问题,认为实行“人的革命”是避免最高代价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人的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目的,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将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且包含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的增长也至关重要。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引起企业治理的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治理的目的,大力开

  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人创造能力的环境。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治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治理。

  新的理论基础——“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治理学家创建治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治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了:治理的原理方法等似乎已经充分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除了用更新更时髦的字句去描述已被揭示的问题外,人们似乎再也提不出真正新奇的观点了。从事实践治理的人们正越来越多的熟悉到,治理的原则是简单的,治理的方法是明确的,但正是这些原则和方法的不同组合和运用构成了不同组织治理成败的原因;成功的治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

  治理决策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

  前面提到的数量方法曾对治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许多企业也开始用一些数量模型来进行决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策。但在21世纪,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由于环境日企业经营多元化,假如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非凡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治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治理层次,提高治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治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研究重点从治理科学向治理艺术的转变。

  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二战后的二十多年里,治理是科学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治理科学的研究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该说的好象都说13趋复杂,其变化速度也日趋加快,影响环境的许多因素也难以定量的加以描述,人们逐渐熟悉到数学方法的局限性。治理人员不得不重新依靠他们那虽然难以证实,难以描述,但经常是正确的直觉,并根据这种直觉来判定环境的变化,制定行动方案。治理理论也势必将重视对如何更好的利用直觉进行决策的研究。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

  治理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是指在研究治理理论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结合当地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以及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这一点对我国治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治理实践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我国古代文化里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思想精髓。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中西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是摆在众多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

  将日益受到重视道德通常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治理实践的发展,给治理理论提出了许多道德两难问题。而且,治理道德问题对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因此,对治理道德规范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治理理论体系的系统化。

  治理理论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有系统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目前治理的发展离此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公3、农科入户难

  在原有体制、运作方式以及普及手段情况下,农业实用技术到镇到村难到户,到了农业技术人员到不了农认的理论体系。因此治理理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民。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实时实用农科知识每天入户到治理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

  如何把现在的治理理论丛林发展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的治理学将何去何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天才的治理大师才能解决。综观20世纪,似乎只有德鲁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他的许多天才般的预言,对20世纪后半段治理理论丛林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现代治理理论都是在德鲁克预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现在该到了治理理论走向统一的时期。时势造英雄,21世纪治理理论的发展呼唤真正的治理大师的出现,也势必将产生真正的治理大师。

  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农业发展,仅靠农业和农民自身原始积累是很难的,一般金融部门从资金安全和业务成本考虑也不愿意贷款给农民。

  6、乡村环境整治难

  (一)以整治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突出改厕、改水、改路、改人畜分居、改建排污渠;有规划,有垃圾屋,有生态沟,有绿化树,有宣传栏的“五改五有”创建生人。

  4、农资质量保障难

  目前农资市场时有发生的骗农、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农资质量,5、村民贷款难

  第七讲:目前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二、乡村治理的十大难题

  态文明村。

  (二)帮助农民改善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条件。

  7、乡村事业建设难

  三、破解难题的新思路

  (一)“六进村”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本讲要点:

  一、乡村治理的现实窘境

  1、村民增收难

  农民增收缓慢一直是“三农”最核心的问题,更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无组织的单家独户分散生产资源,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文化信息和文体设施“六进村”.

  (二)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双高普九”全面达标。

  (三)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退伍军人培训转移就业等,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

  的小生产方式,是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保”个体农民无法解决市场、科技、农资与金融问题。

  2、农产品销售难

  (四)大力实施便民廉医工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站,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业经济有一个最困扰的问题,就是增产不增收,8、乡村矛盾调处难

  增产不增收不是农产品过剩形成的,而是农业组织系统中市场流通不畅造成的。

  14目前农村矛盾纠纷进入高发期和呈错综复杂态势,而乡镇机构体制及干部素质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相

  适应。整合集中乡镇的司法、信访、综治、国土、妇联、2.5反贫困:破解“三农”难题的攻坚战

  林业等基层维稳资源。

  9、乡村财务村务监管难

  村干部挪用侵占集体财物的事时有发生,监管难。

  10、干群关系融洽难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干群鱼水关系。

  二、乡村治理的十件大事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2.1村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

  1、“三农”问题的聚焦:农民增收

  2、农民增收要先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3、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2.2结构调整:科学安排“三农”的空间与布局

  1、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目标

  2、走产业化道路,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水平

  3、市场与科技:农业腾飞的两只翅膀

  4、跳出农业抓农业:做好二、三产业文章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5、合作化,再来一次又如何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2.3完善现有土地制度:破解“三农”问题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战略意义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构想

  2.城镇化:“三农”新一轮发展的高平台

  2.村民自治:“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之路

  2.提高农民素质: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2.1乡镇治理:重建党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

  1、认识贫困问题的新视角

  2、20世纪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3、21世纪的反贫困思路

  4、关于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2.6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纺织农民“安全网”

  第四编: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

  第八讲

  境内外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

  本讲要点

  1、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聚焦

  一、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2、保护好农民手中脆弱的“泥饭碗”

  (一)新村运动

  2.4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三农”的绿色通道

  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延续至今,1、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

  2、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新需求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15是韩国在城乡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实施的国民运动项目。新村运动已成为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11年,人均GDP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32000美元,增长了近400倍,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二)新村运动的主要内涵

  1、精神改造立意,组织发动农民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差距巨大,农民生活艰苦、居住简陋,农村无序现象普遍存在。新村运动初期,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在农村大力培育“勤勉、自助、协同”精神,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运动营造了强都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推动。

  首先,他们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指挥运作体系。如韩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立了专门机构,实行公务员对新村建设指导责任制。

  其次,构建了强力的财政“反哺”体系。近40年来,韩国政府对农村的投入累计达20亿美元;值得重大的思想氛围,纯正了民风;尔后,将乡村分为基础村、视的是,政府1倍的投入吸引了3倍的社会资本,同时,自助村、自立村三类,通过分类补贴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民间自发的社会运动,进而形成了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2、环境整治破题,美化乡村

  运动之初,韩国政府选择了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环境整治作为新村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拓宽村庄马路、改良屋顶、修缮院墙、挖井引水、建设公共洗衣场、架设桥梁、拉线安电、设置堆肥场、整治溪流、整顿卫生环境等十大项目建议,由农民自行选择实施;之后的若干年来始终不渝坚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整理耕地、整治河川、修建道路、开发农业用水、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乡村会馆及敬老院等诸多方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农协内外联动

  韩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提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高度发达的农协组织,一方面增强了生产者应对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农协坚持一手联农户,把千家万户的生产者集结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与会员同甘苦、共命运,使脆弱的农业坚如磐石;一手联市场,农民通过农协主体与市场及企业谈判,影响力更大,谈判力更强。此外,农协与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机制,共同研究商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村医疗、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行政力量助推,资源整合

  韩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农民自发和社会组织,众多积极因素及一系列健康机制的形成,16韩国政府也注重从政策上构建支农体系,如在村镇规划建设中,他们向农民普遍发放最长可达3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争取一些国际组织的贷款等。

  再次,注重发挥农技服务作用。韩国在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培训、生产良种供应等方面建立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韩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1、坚持城乡一体,突出科学协调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在政策取向、资源配置、舆论导向上倾向农村,并从行政的角度建立了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仅促进了农村发展,而且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国家的整体实力。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城乡融合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最高境界。

  2、坚持自力更生,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韩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农民自发、自立与自强息息相关,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在今天的韩国在与农民交谈中感到,他们没有丝毫无奈与自卑,相反,充满了作为一名农民的荣耀,处处彰显出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正是这种力量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3、坚持依靠科技,突出产业支撑作用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韩国,农业科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生物技术、水稻新品种、大棚温室栽培技术、计算机及遥感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农业各个领域,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自给率,而且大幅提升了优质率。

  4、坚持先易后难,突出改善农村环境

  韩国新村建设初期,根据农民所需对房屋、道路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即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阶段,再到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阶段目前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1、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明显

  台湾属人多地少地区,尤其是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从70活条件,而且在广大农村营造了珍爱环境的思想氛围。年代起,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我国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国家,若干年来城乡单位,按不同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之间的发展失衡,使广大农村暴露出太多的薄弱环节。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目前每个县、乡在政府和农民投入有限、农村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下,都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尤其需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如房前屋后清洁卫生管理、道路修建及整治、房屋改造、恢复植被、禁赌等等,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使农村面貌有大的改观,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

  5、坚持集约发展,突出创新经营体制

  一是农业推广。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韩国农民应对市场的成功经验是组建农协,通过壮大经营实力来提升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农协不仅负责会员的产品销售和农资群购,而且将功能拓展到报刊杂志、旅游观光代理、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为每个会员创造财富、提供服务,农协的作用在会员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强有力的显现出来。我国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根深蒂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脆弱无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弱势地位。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包装物流、实用农机具等。此外,还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的主要功能有:

  显。

  2、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

  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

  分产业把农民集结起来,凝成一个整体,增强产业的竞争实力。

  二、台湾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地狭人稠,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虽然现在台湾已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但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1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而这无不得益于台湾农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另外,采用航空遥测技术,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自动化技术还有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在生物技术方面,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抗病木瓜,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树、花卉的种苗,对于动物防疫已完成了“六合一”疫苗的开发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试剂的研制。

  4、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健全且管理严格

  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现在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普遍较强,他们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5、农产品的食品加工业较为发达

  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对带动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使产、加、销一体化,通过发展食品加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6、农产品运销体系健全且运行高效

  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设在农会、合作社等之下的产销组织)。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蔬果、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他们都是以区域内的骨干农户牵头,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完全实现产业化运作,支撑和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

  7、休闲农业方兴未艾

  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1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

  第九讲

  乡村治理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以苏州为例)

  本讲要点

  一、苏州简述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代管的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和张家港市这四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并列第一,太仓市排名第四。在香港《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报告中,苏州城市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七(含港澳台),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

  苏州地理位置优越。东邻上海,濒临东海;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二、苏州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经过多年大力创新实践,已呈现出六大鲜明特征。

  1)“三个集中”优化城乡布局。

  近年苏州市积极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优化城镇、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规划布局。目前,全市2.1万个自然村已规划调整为2517个农村居民点,75%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56%的承包耕地实现

  规模经营,33%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2)“三个置换”探索农民变市民途径。

  苏州在江苏率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实行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2011年苏州市农民藉此实现了身份转变。

  3)“三大合作”富民强村。

  苏州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的达到55.3%,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覆盖率99.5%。苏州市还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人均基金347元,基本实现农民持医保卡就诊看病。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昆山等一些地方已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6)“三大举措”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苏州通过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苏州市近年已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00亿元,着力推进示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了459个市级示范村、19个省级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示范村。目前,全市88%的村建有功能配套的社区服务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形成中心,56%的村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90%的村建立垃了集体经济与农民持续共享资源增值收益的长效机制,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同时,一批新型小城镇活力增强、创新了苏南模式的共同富裕之路。目前全市农村“三大功能完善,为吸纳农民进镇落户、享有公共服务创造了合作”组织累计达2821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提高到33.2%。苏州农村基本实现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4)“三个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苏州市积极创新农业发展载体、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营销现代化”。目前苏州已建成万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园区14个、千亩以上的64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50多个,昆山市已有91%的耕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劳均达到145亩的水平。苏州还基本形成完善的农业担保体系和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保险体系,累计投保农户289万户次,承保风险54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苏州还在江苏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施收购价外补贴,率先探索了农田基本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

  5)“三大保障”提速城乡社保并轨。

  近年苏州加快农保向城保并轨,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8.5%,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条件。

  作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苏州将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富民优先,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求突破;更加注重社区建设,在城乡管理体制上求突破。

  2012.12.6

篇五: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对农村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社会转型正面临从传统乡土社会转向城乡社会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现代化变革亦迫在眉睫。如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乡村良序善治事关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乡村治理在实践中通过矛盾倒逼机制、制度变迁机制和技术促进机制,实现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发展方式、秩序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快速转型,但同时也逐步显露了治理主体弱化、治理机制虚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或困境。应深刻认识和理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制,着力破解乡村治理能力不强、动力不足、效果不明显等难题,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贯通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在历史、实践、未来等维度上都有其内在的逻辑。

  (一)历史层面:城乡融合化下的系统化治理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背景下,乡村治理必须充分关注城乡人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2021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2%,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8.5个百分点,意味着至少2.6亿人游走于城乡之间;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即便城镇化率达到75%,全国仍有3亿多人生活在乡村。所以,乡村治理在“人”的层面,既要关注乡村常住人口,又要关注尚未完成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同时部分城市居民在工作、生活模式上的“逆城镇化”,和部分城市老龄人口选择乡村田园式康养生活也应是乡村治理的考察范围。因此,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网格化治理,需要顺应治理对象、治理内容、治理难度进行转换,适应转型期高度复杂的乡村治理需要,转向更加开放、包容的网络化治理,充分释放基层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潜能与活力,解决“纵向利用过度、横向协调不足”问题,实现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统一的善治,使乡村既可承载乡村居民的美好家园梦,也可承载已经“市民化”群体的田园牧歌梦。

  (二)实践层面:家庭结构变化下的精细化治理

  家庭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但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分别比2010年、2000年、1990年减少0.48人、0.82人、1.34人。家庭户规模的持续缩小,使得过去家庭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村民教化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功能日显弱化。尽管乡村家庭仍较多地存在“分户不分家”的情形,即实际上原来的家庭成员在生产、生活、交往等方面并未随着户籍的分开而割裂,但随着城乡流动的加速,这种天然的联系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式微,同时“分户”家庭对乡村治理参与的意识和意愿日益弱化,而利益诉求却日益多元化。因此,要弥补治理单元相对缩小带来的“真空”,必须以更加精细化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导向,以更加精准化的服务为手段,整体上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三)时代层面:乡村数字化下的智慧化治理

  当前,数字化浪潮汹涌,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要素配置方式和人际交互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促进社会资源共享和公共价值增值,缩小城乡差距、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加速器”。因此,推动乡村治理向智慧化转型,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以“互联网+党建”“移动议事厅”等方式为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发展和村务管理搭建信息平台,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等方式为农民表达诉求、依法维权提供更好的法律援助。二是提升乡村治理效率,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优化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等便民服务,在农村也能实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提升农民办事便捷度。三是提振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农民安全感,通过“乡村公众号”等形式推进村务公开,搭建数字化监督平台。未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化,数字化将进一步拉近时空距离,依托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后发赶超、换道领跑的更多可能,实现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有机统一。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内在要求,全国各地围绕乡村治理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益经验和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加以破解。

  (一)乡村治理基础“薄弱化”亟待扭转

  总体而言,乡村治理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尤其在组织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方面亟待强化。一是组织基础薄弱。部分基层党组织仍较软弱涣散,集体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措施不活、效果不佳,守摊思想严重,带领党员群众发展致富能力弱且基层群团组织覆盖有空白,作用发挥有限;农村新型经济组

  织培育不够,普遍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多处于自发、零散状态,缺乏有效引导,普遍存在规模小、种类少、专业化不够、实力不强、组织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农民群众急需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还比较缺乏,服务效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经济基础薄弱。乡村产业发展层次偏低、集体经济偏弱,繁重的乡村治理任务容易陷入“无钱办事”的瓶颈和尴尬境地。三是社会基础薄弱。村民小组自治功能弱化,村民理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等“五老”人员作用发挥尚不充分;部分村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不规范,在村务监督上还存在不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

  (二)乡村治理主体“空心化”问题凸显

  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四空”和“三留守”问题依然突出,即“年轻人空、住房空、产业空、干部空”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并存,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乡村治理人才流失。近年来,虽然乡村干部待遇有所提高,职务与职级并行拓宽村支部书记上升通道,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出路”问题,但总体上看,乡村干部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岗位吸引力不大、干部主动作为意识不强、人员流失严重,致使乡村治理干部储备总量不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社会治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频发。另一方面,群众参与意愿偏低。目前,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是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村民参与村务决策,能够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但从部分地方实践来看,乡村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农民对村民自治、农村管理的参与度不

  高,对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评价也很低。具体而言,在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中,产业有引进但农户参与意愿偏低,产业有发展但农户参与程度不深;人居环境有改善,但生态治理农户组织化程度不足;乡风文明进展速度较快,但农户活动参与度不高;乡村治理有提升,但未激发农户参与热情。

  (三)乡村治理手段“信息化”总体滞后

  尽管近年来数字乡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乡村治理“智治”的要求相比,乡村治理手段“信息化”总体仍显滞后。一是统筹协调难度大,资源整合较困难。乡村治理信息化建设涉及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公安局等30多个相关部门和县域所有乡镇,其中涉及大量保密数据,存在数据壁垒、部门数据互通难等问题,致使协调难度大。数据分散不统一,缺乏相关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等标准,各物联网设备或管理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互联共享,信息数据完整性、关联度不高,碎片化严重,存在数据孤岛现象。二是专业人才匮乏,应用场景偏少。县、乡、村三级缺少专业建设人才、运营人才、数据维护人才,既懂农业技术又通信息化还熟悉乡村治理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同时作为参与者和应用主体的村民的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数字乡村主要是在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等方面应用较多,在乡村数字治理方面应用还不够,存在管理平台功能单一、信息数据来源不足、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等问题。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乏力。乡村治理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建设时间长,所需资金量巨大,而近两年中央、省、市数字乡村建设项目总体较少,县级财政无法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庞大资金需求,建设进展缓慢。同时,数字乡村投资大见效慢,短期收益

  不明显,各方政策支持尚不明朗,社会资本多处于观望状态,参与建设意愿不强。

  (四)乡村治理方式“行政化”倾向突出

  乡村治理及其现代化理应是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但在行政传导压力下,经由层层加码到乡(镇)政府“下压”至村委会,呈现“行政性下沉”,不仅压缩了乡村的自治空间,还对乡村的自治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是治理方式单一。部分村落习惯于主要依靠行政资源开展工作,运用行政命令方式推进乡村治理,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二是依法治理水平还不够高。部分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存在明显的结果导向,认为只要能办成事,是否民主、有无程序都无所谓;部分基层工作者害怕影响集体利益、触及社会矛盾,对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不想用不敢用;也有部分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不强。三是推进乡风文明力度不够。一些农村陈规陋习根深蒂固,不良风气滋生蔓延,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仍较为突出;部分地方群众大肆宣扬封建迷信,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移风易俗亟待加强。

  三、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确保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并实现效能转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以“发展式增长”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国发展目标已经从单纯追求“增长式发展”,转向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的可及性,即物质资料生产必须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相对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也更加突出了对“发展”的重视,即农村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摆脱贫困,而是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社会治理也不是管治农民,而是如何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农民的发展权益。换言之,振兴乡村就是避免无发展的增长,通过“发展式增长”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性改善民生,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社会共治治理路径,确定广泛参与和共同受益的社会治理总目标,使人民生产和生活相得益彰,各得其所。因而,从发展目标指向来说,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

  (二)以“自治活力”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治理主体的主动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自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乡村整体自治水平逐步提升,乡村振兴才能最终实现“治理有效”。从动力机制来说,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应该是农民的自身需求,因而乡村振兴必须是基层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振兴,是基层群众民主权利充分保障、基层群众建设热情充分迸发、基层社会活力充分涌现的振兴,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农民自我完善需求等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所推动的自我振兴、可持续振兴。

  (三)以“协调治理”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资源禀赋各异,类型多样,乡村人口分布和发展需求也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协调理念,通过政策融合、产业融合、资源融合、人才融合,将人的需求与支持这些需求的资源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把乡村资源利用好保护好。

  其一,农村政策既要补短板、强弱项,不搞“一刀切”、平均用力,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其二,农村产业既要坚持农业产业化方向,不搞以工代农,也要拒绝低附加值产业链的变相转移,破坏乡村经济属性;其三,农村文化既要避免硬性模仿、移植、嫁接城市文化,也要防止低俗网络文化蔓延影响,坚持挖掘乡村历史和本土文化资源,通过乡村记忆工程留住乡音、乡忆、乡愁,打造乡村本土文化品牌;其四,农村治理既要坚持村民主体意识,鼓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也要以民主自治和议事协商培育乡村治理共同体;其五,农村资源利用既要坚持生态优先,抵制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产业侵入与产业转移,保护绿水青山,也要维护乡村可持续发展基础及其祥和的乡土生活根基。

  (四)以“共治共享”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良性互动的治理,是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人的需求与资源支持相互适应,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一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根据农民发展和本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实现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并举;二是重视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及时更新发展规划,充实、调整执行方案和行动策略,为农民自觉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通道,逐步形成乡村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确保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落地、开花和结果,造福于农民,造福于乡村。

篇六: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经验交流symposium实现乡村振兴如何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文/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O一大队 张刚【摘要】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的方式,为我国农村地区提升现代化建设速度提供了保障。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期间,具有难度的是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在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同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关键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脱贫致富社会整体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城市发展,更应将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到实处,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主要依据,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项发展工作。在农村地区长期坚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结合社会整体发展趋势,贯彻并落实乡村振兴策略。高效落实农村建设发展与创新工作,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解决农村建设各项不足。不得否认,仍然有一些农村地区的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有效解决地方选人不优和管理不严等问题,要严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方案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各方面治理体系,从而构建具有长效管理特征的“第一书记”管理机制。本文针对乡村振兴发展趋势下,如何准确落实好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探讨,进而为后续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二、健全“第一书记”学习培训机制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常关注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使“第一书记”投入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就要使其适应所在农村区域的新环境;在引导“第一书记”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和精准定位自身角色的同时,在农村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明确“第一书记”学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此之后再健全“第一书记”学习培训机制,从而为其后续高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如通过做好定期培训与应激培训等多项工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第一书记”自身农村管理与建设业务能力,也能使“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应急反应。在此过程中,要为顺利开展“第一书记”学习培训工作提供长效保障机制,在展现出该项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等多项特征的同时,最大限度上满足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要求。一是以应用党史专家授课方式为主,着重讲解与??“农村精准扶贫”相关的各项内容,在确定农村治理和振兴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保证“第一书记”工作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要求农村所在地区的老支书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向“第一书记”传授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关联的各项内容,在全面总结以往群众工作和??“三农”工作的同时,对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农村管理工作提出严格要求,既要做到严于律己和学干结合,也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农民群众进行沟通,从而提升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农村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在此期间主要是对农村建设发展方面的各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后续制定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四是各个村庄的“第一书记”之间相互交流,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从而为后续推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清除障碍。一、健全“第一书记”选人机制国家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主要是从国家的层面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在帮助乡村提升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基层软弱涣散等惰性问题,从而为后续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创造条件。要从根源处解决问题,全面认知“第一书记”在社会与农民中的“中介”作用,在保证具备充足“第一书记”人力资源的同时,高效落实乡村治理工作。要着重开展“第一书记”选人机制完善工作。一是要求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做好帮扶对象的调研与摸底工作;同时也要全面结合乡村发展的具体需求和管理要求,在第一书记备选人员中,充分考虑这些人员的知识背景、工作经历、派出单位等;严格遵循“优势资源互补、专业特长相适”原则,在保证第一书记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人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二是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建设满足帮扶对象需求的“干部意愿平台”。紧紧依据地域范围、单位背景、个人专业能力、主观意愿等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第一书记”选拔干部人才库,以此来高效完成帮扶村庄与“第一书记”之间的有效对接工作。三、健全“第一书记”权力责任机制如果驻村“第一书记”在对农村大小事宜进行管理期间,存在权利与职责不相匹配的现象,就会对农村管第70页2022/2(下)总第381期

  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已经派驻到农村地区进行工作的“第一书记”而言,在日常工作期间,要积极承担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责任。比方说在入职之前,就要对“第一书记”这一职务,开出权利清单,同时也要公示出来,并在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如要明确其在落实农村管理工作期间的领导权、决策权、处置权等。要求“第一书记”在入职之后,全面掌握农村现阶段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明确“第一书记”驻村管理工作目标、制定管理方案的同时,对自身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产生不作为的现象。着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提升工作,在科学合理有效下放权力之后,赋予农村所在区域当地村委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因此,为了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各项农村建设与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第一书记”权利责任机制,使“第一书记”在思想上全面认知农村管理工作意义的同时,使村内的村委干部能够在工作期间勇于承担责任,从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全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宣传“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总结农村管理工作成功经验。在此期间,要求的“第一书记”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从而为后续高效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五、健全“第一书记”监督考核机制对于不同农村地区的“第一书记”监督考核机制而言,存在比较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为了能够防止产生??“挂职”等多种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就要落实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工作。始终将监督工作作为提升工作行为规范性的主要方式,在保证“第一书记”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工作效能的基础上,对各项工作状况和质量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做好此项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农村建设工作快速高效落实,也能为后续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提供保障。“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要与组织和管理单位有效合作,在对各项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之后,成立监督考核小组,在此之后要求监督考核人员,严格按照组织预期目标,对“第一书记”的农村管理工作状况进行监督和考核。既要形成科学有效的事中监督、事后考核机制,也要积极构建具有全方位和多渠道的第三方考核制度。在实际落实这些工作期间,始终要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主线,在强调服务动机与努力程度并重理念的同时,签订具有法律保障的农村管理目标责任书;以应用专项监督和明察暗访方式为主,进而使履职监督问责制度充分发挥规范作用。始终以问题为导向,真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考核结果与评级考量成正比。??四、健全驻村“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机制农村在创新发展期间,非常注重脱贫致富工作的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在此项工作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发挥自身“骨干”作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人事部门做好与之相关的各项后勤激励保障机制。这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农村建设工作中,从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在构建和强化驻村“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机制过程中,需要全面结合农村管理工作状况、管理需求等多项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精准有效地激发“第一书记”工作能动性。在此种模式下,要将多种激励与保障方式全面结合,从而保障该项机制充分发挥应用价值。一是全面落实政治方面的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工作,要求“第一书记”严格遵循该项机制各项要求。比方说对于工作效率高、工作态度积极的“第一书记”而言,可以在业绩考核工作期间,以应用单行考核方式为主,并且还要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方面,进行踊跃推荐;对于在农村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贡献的“第一书记”,要勇于打破身份的限制,对其进行提拔和重用。二是全面落实物质方面的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工作,这就要真正做到专费专用,为后续顺利高效地开展农村管理工作提供充足资金。准确落实保障补贴等多项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其安排体检,为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有效解决各项担忧。三是全面落实精神方面的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工作,主要就是关心“第一书记”日常生活,在工作上给予关照的同时,大范围六、结语驻村“第一书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农村管理工作期间,会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承担着较大的责任。为了保证农村发展创新工作全方位落实,各个层级的党委政府,要更加关心、关爱、激励驻村“第一书记”,在使其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将农村管理和脱贫致富等多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有效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同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通过落实健全“第一书记”学习培训、权利责任、激励保障、监督考核等多项机制的方式,帮助“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提升农村管理工作效率。【参考文献】[1]杨东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J].党建研究,2020(08):13-15.[2]李姣艳.基层党建工作差异化调研与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3):110-111.[3]郭杰.如何做好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3):57-58.2022/2(下)总第381期第71页

篇七: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则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

  .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

  .民兵等群团组织和老人协会等群众自助互助组织,普遍缺乏稳定的经费、活动场所和热心于这些工作的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运行不规范、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5、农民主体意识缺乏正确引导。一些农民在富裕以后,不再仅仅满足于关心村务政务,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利用更多的手段参与村务政务。而这种意识又常常受到金钱、宗族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地方的村级组织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和进步,对群众这种参政议政的需求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如何完善乡村治理没有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其中既有自身素质的问题,也有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体系

  1、选准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一是配齐和建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以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原则和“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民主,严格程序,改进方法,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或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到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来,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二是选好选准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健全.

  .民主选举制度,在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抓好民主选举环节,把握好选人标准,扩大候选人提名中的民主。

  2、加强配套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青年、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按照“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的思路,加强群团组织的班子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为他们搭建作为的平台,教育引导和团结带领农村广大团员青年、妇女、民兵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二是加强“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带动作用。要通过加强培养开发、强化管理、服务带动等措施,逐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中心,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总量的扩充和素质的提高,不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3、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完善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推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种农业技术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民营公司、科技示范户、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二是引领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加快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

  .维护成员权益。要把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中观管理—企业与农户微观经营”的农业行政管理新机制。三是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拓宽“公司+农户”这一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努力形成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和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新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建设服务型乡镇机关。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进一步整合乡镇内设机构,转变工作运行模式,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打造新型基层政府。二是改革和完善乡镇对村的管理体制。要强化乡镇对村的领导关系,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加大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要减少对村级自治组织的行政干预行为,将那些属于市场和社会范围的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自身解决,促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增强村民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三是进一.

  .步规范党组织领导和参与村民自治的方式、程序。要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和完善村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质询会议制度和罢免村干部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党支部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保证村委会服从党支部的领导,使村“两委”的工作统一协调,建立起村民自治背景下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新体制。

  2、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强化加快发展功能。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从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找准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思路。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二是强化服务引导功能。要借鉴“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农村社会服务三级联动网和“支部+协会”的做法,继续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双带双创”三项活动,改进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党小组)为骨干、党员中心户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党组织社会化服务水平。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三.

  .是强化维护稳定功能。要扎实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落实“阳光村务”,推进管理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开展平安农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即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要通过采取培养、培训、帮带、扶持等措施,把致富能力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实施“素质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采取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完善民主评议、开展党性分析等方法途径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确保“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一手抓阵地,一手抓基地,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学历教育齐头并进”的模式,加大农函大、农广校办班培训力度,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三是实施“载体工程”。要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奉.

  .献在岗位、创业在海西”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党员义务奉献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等做法,深化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

  4、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一是积极扩大村级干部来源。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打工返乡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的优秀分子中选拔人才,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和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来。二是改进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要坚持以市、县、乡党校组成的培训网络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教网络等载体加强教育培训,也可以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方式,举办专题研讨班、村镇管理大专班等,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激励保障制度。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积极推行村干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制度,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激发村干部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


推荐访问: 农村党支部书记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 党支部书记 乡村 治理

热门排行

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六个带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合集共计(精选文档)

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六个带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合集共计(精选文档)下面是小...

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13篇

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13篇对支部副书记批评意见  党支部成员批评意见  (一)卢XX:  (1)你作为党支书记,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多,安排党建工作大多局...

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12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12篇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材料篇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镇多措并

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8篇

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8篇党支部看电影活动方案  爱国主义影片《金刚川》观影主题党日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追忆抗美援朝、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爱...

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6篇

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16篇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整改措施  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随着深入提高执行力专题教育活动的展开,全局上下形成了先进性教育的...

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7篇

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7篇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表意见建议篇1

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

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要点》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写出更好的文章

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15篇

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15篇前台员工优秀事迹范文篇1一年时间过得很快,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了。入职以来,我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15篇

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15篇五一节前廉政提醒谈话内容  本文为Word版本资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廉政提醒谈话提纲  一、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你公司...

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13篇

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13篇美术教研活动美篇精彩开头和结尾篇1男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亲